台灣社會逐漸高齡化,許多家庭選擇與父母同住,形成「多代同堂」的居住結構。然而不同世代對空間的需求與生活習慣迥異,如何透過室內設計平衡各族群的生活便利與舒適性,成為設計師的重要課題。
以台中室內設計實例來看,多代同堂住宅普遍重視共用與獨立空間的配置、通用設計的融入,以及動線與光線的協調,皆是提升家庭幸福感的關鍵因素。
Table of Contents
Toggle格局規劃:共用與獨立並存
設計時需考慮哪些空間共享、哪些空間分離。常見的格局設計方式包括:
-
- 將主臥與長輩房設於同一樓層,方便照顧但保留隱私。
- 親子房或遊戲區與主空間連接,便於互動。
- 在設計獨立客廳、書房或和室等彈性空間,供成員獨處。
透過聰明的牆面移動設計與滑門結構,可在保有空間靈活性的同時維持各自獨立。
高齡友善設計:為長輩打造安全舒適的生活空間
為長輩設計空間時,安全性與便利性為首要:
-
- 浴廁需設有扶手、防滑地磚與夜間照明。
- 臥室盡量靠近公共空間,並設置緊急呼叫鈴。
- 門檻盡量降至最低或改為無障礙通道。
許多台中室內設計專案也會搭配智能家居系統,協助年長者遠端控制燈光與溫度,提升生活便利。
親子空間:活潑、安全與學習並重
小孩房設計應兼顧成長階段變化,從遊戲功能逐漸轉為學習與獨立生活:
-
- 可調式家具如升降桌椅、成長型床具。
- 收納設計貼近孩童高度,培養自主整理習慣。
- 使用無毒建材與圓角設計,確保安全。
可利用牆面規劃磁性塗鴉牆、閱讀角等,促進創造力發展與親子互動。
公共空間:促進家庭互動的核心場域
客廳、餐廳與中島廚房等共享空間,需能承載多元年齡層的使用需求:
-
- 設置足夠座位區,並兼顧輪椅或助行器出入空間。
- 開放式廚房搭配中島設計,提升烹飪與交流樂趣。
- 公共區域採用溫暖燈色與木質材料,營造團聚感。
這些空間不僅讓三代得以聚會交流,更成為家庭情感凝聚的場域。
風格協調:跨世代融合的設計語彙
多代共居常出現審美差異,因此整體設計風格應在現代感與傳統之間取得平衡:
-
- 使用中性色調為主軸,降低視覺刺激。
- 家具採簡約與實用兼具的款式,兼顧美感與機能。
- 傳統元素如木雕、陶瓷可作為點綴,保留文化情懷。
設計師需透過風格混搭與軟裝統整,使空間不僅實用,也具備情感連結。
台中室內設計案例分享:三代同堂的溫馨大宅
台中南屯某透天住宅改建案中,業主希望為三代成員提供各自專屬但能共融的生活場域。設計團隊將一樓配置為長輩房與開放式客餐廳,中島設計串連廚房與用餐空間,二樓則為年輕夫妻與孩子的親子套房,三樓為書房與多功能室。
設計重點在於通用設計與動線無礙,搭配智能燈控與恆溫系統,大幅提升長輩與孩子的生活便利性。全屋以灰白木質為基調,營造溫潤協調的家居氛圍。
讓每一代都住得自在,是設計的最高境界
多代同堂並非將人「擠」在一起,而是透過聰明設計與細膩規劃,創造出讓每一代人都能安心、舒適與獨立生活的空間。室內設計作為橋梁,連結的是不同年齡、生活節奏與對家的想像。
以台中室內設計的實務經驗為例,只要秉持人本精神與細膩思維,就能打造出世代共享又各得其所的居家新典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