室內設計的故事力訓練:讓空間說話的情境設計技巧

室內設計_29

室內設計的世界裡,設計師不只是空間的規劃者,更是故事的講述者。當一個空間不僅僅提供功能,更能傳遞情感、啟動共鳴,那麼它便具備了「故事力」。這是一種讓空間說話的能力──透過光線、色彩、材質與動線,為使用者鋪陳出一段有感的生活劇本。本篇文章將帶你從設計新手走向敘事型設計者,學習如何打造充滿故事性的空間。

什麼是空間故事力?

空間故事力,指的是設計師透過空間元素的編排與情境設計,讓人們能在其中「感受到故事」的存在。這個故事,可能是一段回憶、一種情緒、或是未來想像的生活畫面。

舉例來說,一間以「旅行者的書房」為主題的小書屋,可能會使用大量復古皮箱作為收納櫃、牆面掛上世界地圖與手繪旅記,燈光採用溫暖色調,整體營造出一種充滿歷練與夢想的氛圍。這樣的空間,會讓使用者自然而然代入「我也想起我的旅程」的情境,產生情感連結。

設計故事性的四大構成元素

  1. 主題:如童話森林、摩登都會、老宅情懷等,提供故事的核心概念。
  2. 情緒氛圍:利用光線、色調與材質激發情感,例如安定、溫暖、神祕、自由。
  3. 敘事路徑:動線就是劇情推進的方式,引導使用者從入口到主視覺,再到轉折、收尾。
  4. 物件角色:選物是故事表達的重要媒介,如擺設、掛畫、手作品,每件物件都應有其角色與情節。

三種常見的空間故事框架

  • 時間軸敘事:如復刻老屋的成長記憶,從童年→青年→當代的設計轉換。
  • 情緒轉化:例如從玄關的開放歡迎→客廳的安定→書房的專注→臥室的放鬆。
  • 生活場景設計:如打造「下班回家後的一杯紅酒」主題,透過照明、酒櫃、音響情境,講述一段生活片段。

五個設計師可練習的情境設計法

  1. 照片轉化練習:選一張具情感氛圍的圖片,設計一個空間去呼應它的溫度與調性。
  2. 故事命題練習:每週設定一個主題故事(如遠距上班族的書房),發想完整空間配置與情緒線。
  3. 色彩情感練習:練習用不同色彩組合營造三種情境:平靜、愉悅、神秘。
  4. 動線故事訓練:設計動線時,思考使用者每一個步伐能「遇見」什麼,像劇情推進一樣編排路線。
  5. 對話物件創作:讓空間中有一樣物品能說故事,如旅行留下的照片牆、祖母留下的燈飾等。

案例解析:讓人想拍照的「故事角落」

台中某間民宿以「老屋的童年記憶」為主題設計,保留磨石子地板與鐵窗花,書架用的是再生木料,牆角掛著童年相框。來訪的旅客不僅住得舒服,更樂於在社群分享這些「有故事」的角落。這正是空間故事力的最佳展現──它讓人產生共鳴,願意停下腳步。

設計不是堆疊,而是說故事

空間設計不應只是將家具擺好、色彩配齊,而應該讓人「感受到某種東西」。這個「某種東西」,正是故事力的展現。無論你是設計初學者還是即將開始接案的新手,請別忽略情感與故事的力量。從今天起,在每一個設計提案中,寫下你的故事設定,練習讓空間說話。

因為,一個會說故事的空間,才會真正被人記得。